全球零部件网
  • 客服电话:13621797580
  • 访问量:23396869
首页轮播下

盘点2020年月度大事,回望中国零部件行业乘风破浪这一年

   2021-01-22 腾讯网4580
导读

1月首批国产特斯拉Model3交付,按规划其零部件本土化率年内达到100%。 点评: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和消费端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目共

 

1月

首批国产特斯拉Model3交付,按规划其零部件本土化率年内达到100%。

       点评: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和消费端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目共睹,因此进入其供应体系也成为众多零部件企业追逐的目标。特别是随着“新四化”的推进,非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供应商急需通过配套知名高端车型,证明其产品品质与整体实力,而特斯拉无疑是目前最理想的标的。对于特斯拉来说,中国零部件供应体系完备,一些优势企业不仅技术产品过硬,而且在性价比与配套能力上也具有优势,这也是特斯拉在中国投产车型看重的条件之一。

       特斯拉本土化率不断提升,有望带动更多自主零部件企业提升整体实力,进而强化品牌竞争力,“反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共同发展、彼此助益的合作关系。

2月

疫情暴发,零部件供应一度告急。

       点评:全力战疫成为2020年2月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不断加大。2020年1~2月,一些外资车企被曝陷入因零部件供应不足被迫停产的困境,不少车企也将复工时间一推再推。汽车产业链很长,传导效应明显,短期内零部件供应不足将制约整车企业的生产节奏。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高度融合且相互依赖度高,短期内替换供应商的可能性较低,致使一些整车厂商被迫停产或延期复工。

       这次“黑天鹅事件”给全球汽车行业上了一课,让“零库存”理念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从长远看,此次疫情会对整车企业的供应链布局产生一定影响,而国内零部件企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应对突发危机、进行风险防范等。

3月

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

       点评:号称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珠穆朗玛峰”的针刺试验视频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很多人观看评论。过去几年,因不同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技术及品控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三元锂材料本身的特性,电动汽车自燃甚至爆燃的现象时有发生,让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安全问题被置于聚光灯下。比亚迪方面表示,发布刀片电池就是“纠偏”,让以往对能量密度不切实际的追求,重新回归安全这一焦点。

       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来说,安全性始终应被摆在首位。同时,补贴退坡倒逼企业降低整车成本,进而要求供应商掌握低成本、高性能的动力电池技术。据称,比亚迪刀片电池可降低约30%的成本,同时增加电池寿命,降低更换电池的费用。不过,刀片电池也遭受一些质疑,比如其在低温环境中的性能表现。还有专家称,刀片电池的制造工艺对质量控制要求很高,企业面临成品率低的风险。此外,还存在快充性能可能变差的考验。

4月

工信部召开推进汽车行业复工复产视频会议。

       点评:此次会议主要针对汽车产业当前运行情况及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总体来说,是三大措施保生产:一是巩固防控成果,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二是积极稳妥应对,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三是加强统筹谋划,打好提升汽车产业链水平的攻坚战。

       疫情暴发后的第一时间,国内零部件企业积极筹集物资善款,为抗疫增添助力。而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零部件企业的抗疫工作进入新阶段。推动全面复工复产成为紧迫任务,也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重要着力点。根据不同生产情况,零部件企业紧密联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整车企业客户,全力以赴保产出、保交付、保市场,助力我国汽车产业稳步复苏。

5月

大众汽车入主国轩高科,动力电池江湖生变。

        点评:此前曾传得沸沸扬扬的大众汽车注资国轩高科一事,终于在2020年5月尘埃落定。大众汽车以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权,成为首家控股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外资整车企业,未来可能给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对于国轩高科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其不仅在客户、订单上有了一定的保证,品牌价值也有望实现跃升。毕竟,宝马之于宁德时代的作用人所共知。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入股国轩高科可更进一步掌控电动汽车的核心价值链,这对于其实施电动化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实现动力电池配套多元化,降低供应链风险。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正是外资企业加强战略布局的好时机。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斯拉“在华建厂-本土供应链降本-整车降价占领高端市场”的战略,客观上对其他外资整车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6月

兵器装备集团、中国一汽、东风公司、长安汽车等共同出资组建中汽创智。

       点评:中汽创智定位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前瞻、共性、平台、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公司,聚焦智能电动底盘、氢燃料动力、智能网联汽车三大业务领域,通过自主、合作、协同实现核心技术掌控。

       在汽车“新四化”进程中,汽车产业的外延和内涵都将发生质的变化。其中,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所需要的物力、财力将远超过去。三大央企联合组建中汽创智,有助于加强一些前沿性产品和共性技术的开发,减少重复性的研发投入,推动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7月

2020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单发布。

       点评:2020“双百强”榜单清晰、全面地展示了当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格局与趋势,勾勒出国际领先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成绩,帮助它们找差距、补短板。从其2020年公布的榜单来看,国内和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与上年相比排名没有太大变化,这也说明强者恒强的市场规律。中国零部件百强中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了份额,并购、客户拓展及定位升级成为主要的发展动力,但尾部企业营收增长遭遇瓶颈。

       目前,国内商用车、乘用车尾部企业市占率缩减,末位淘汰加速,零部件企业需紧抓头部整车企业客户;政策支持、“三电”技术发展等因素推动新能源汽车占比稳中有升,带来相关零部件的增长机会;消费升级与高端车型下探双力齐推,促进细分领域整车销量稳步提升,也是可以重点发力的领域。

8月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点评:这是自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以来,该领域迎来的又一次发展契机,标志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将由试点探索全面转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经历了十余年的试点期,产业初具规模,产品范围逐步扩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充分总结行业此前的发展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和阻力,重点从再制造企业生产规范、产业链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系统设计和改革。作为具备法律效力的管理文件,它不仅将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对汽车产业链延伸、汽车后市场服务发展模式转变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9月

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

       点评:有人说,量产柴油机热效率超过50%的突破性,就像是人类史上首次百米跑进入10秒。随着排放标准不断升级,柴油机热效率的提升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提升难度越来越大,是世界公认的行业技术难题,研发进展缓慢。以目前行业46%的平均热效率水平估算,热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将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按照目前国内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700万台估算,如果全部替换为50%热效率的柴油机,每年大概可节约燃油3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万吨。汽车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对内燃机发展而言,就只有一条路,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排放。

10月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印发。

       点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客观评估了“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的技术进展和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赋予汽车产业的新使命、新需求,进一步描绘了汽车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核心环节安全可控、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完成、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的产业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由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组成的“三横”,成为配套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赛道。专家解读称,在动力电池领域,未来企业将比拼三方面能力,需深入研究四大主材技术;在电驱动领域,改善电机失效问题成为关键,应协同攻关软硬件以提升竞争力;在智能网联领域,跨界融合意味生态系统重构,新安全议题值得高度关注。

11月

长安汽车宣布将与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点评:此次三方联合创建的全新汽车品牌,定位为智能汽车高端品牌,其中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同时将发布新一代“方舟”架构。

       据悉,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实现更高维度的合作,预计将为其带来下一代动力电池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整个动力系统向前发展。华为的主要业务围绕芯片、5G、OS系统等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合作将有助于长安汽车未来电子电器架构的升级。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更纵深的整零联盟具有战略意义。目前产业生态的发展带动整零关系变化,核心零部件企业正在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整车企业来说,要找准关键环节,以此来构建起新的合作联盟与战略关系,才能够应对未来的产业变革。

12月

汽车芯片短缺危机浮现,被传或致企业停产。

       点评:进入2020年12月,一则由于全球汽车芯片产量短缺,“南北大众”部分车型和工序或受到有限影响,甚至导致“停产”的消息,在汽车行业引发高度关注。这则新闻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我国高端汽车芯片面临“卡脖子”问题的现状。据悉,我国汽车半导体芯片市场严重依赖进口,大部分份额主要由跨国公司把控。相比于中国企业在消费电子芯片领域的突破,车载芯片犹如皇冠上的明珠,可望而难及。我国车载芯片企业起步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不过,随着政策与需求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专家建议,自主芯片企业应该进行长期发展规划,避免短期利益驱动,以“十年树木”的心态去培育市场,才能真正被市场认可。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lbjw.cn/news/show-119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服务商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服务商5万家服务商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网站首页 |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广告位招租|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